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书记、信息中心主任,智慧农业创新团队首席,长期从事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分析利用、信息化建设等研究应用工作。兼任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生导师,CCF数字农业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农学会图书情报分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智慧农业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高分遥感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等。主持省级以上项目2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获得专利/软著30余件;主持获得丰收奖二等奖、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获评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优秀青年团队带头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等。
任妮同志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2019年获批建设智慧农业学科,克服从无到有、困难重重的压力,加强顶层设计、聚焦科研方向、谋划发展布局,带领团队成为院优秀创新团队、最美青年团队、省级机关青年文明号等,获批建设“农业农村部长三角智慧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苏省农业数据智能工程实验室、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江苏农业应用中心、江苏省智慧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数字乡村服务资源池单位等10多个省部级智慧农业创新与推广平台。2023年,组织并推动“全所一个团队”试点改革工作,始终坚定信念、突破进取、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秉持不回避、不退缩、不拖沓、不等靠的态度,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篇布局、反复交流沟通、明确任务目标、明晰规章制度、细化落实推进。面对压力困难,坚持带着做、教着做、学着做,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所内团结协同、创新突破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项目、平台、成果、奖项、影响力等成效明显。
任妮带领团队立足国之大者、面向产业需求,自主研发了设施番茄智能生产与知识服务新模式、大闸蟹全产业链大数据技术服务模式,在省内外多地推广应用,被评为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长三角农业科技优秀成果、江苏省农业科技重大进展等,被科技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广泛,提升了我院智慧农业学科的行业影响力,推动了江苏省智慧农业的落地应用。同时,任妮同志带领团队开展科研竞争力评价、学科态势分析、科技信息动态监测等情报研究与服务,完成各类研究项目或报告数十个,合理规划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完成全院信息化建设工程,组织建设院机构知识库、“苏农信”微信公众号,实现院系统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一体化,信息服务保障能力跃居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近三年来,全国省级农科院来访学习交流数百人次,数十次受邀在全国性会议上作报告,在全国同行中产生较强影响力。
另外,任妮同志还积极参与新农人培养、科普教育等活动,数十次走进乡镇园区、校园课堂,讲解智慧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引导农业智改数转。2021年起,与《关心下一代》周报社联合建设智慧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她开展授课、现场实践指导,通过实地参观讲解和参与田间劳作、产品加工过程,改变青少年对传统农业的固有观念,在青少年心中埋下“智慧农业”的种子,为期三个多月的系列课程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在江苏电视台、学习强国等媒体上报道。任妮还积极组建南京智慧农业服务队和扬州智慧农业发展科技志愿队,以“心有智慧、胸怀梦想,情系三农,寻梦前行”为服务主题,面向农户、企业和市民开展了一系列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示范、实地培训与科普教育活动,获得江苏省“青禾”科技志愿服务优秀团队荣誉称号。